安装客户端,阅读更方便!

第104章(1 / 2)





  稍一停顿,他翻了个身,索性整个人压到了纪清泽的身上,与他的背部紧贴。

  纪清泽登时紧张起来:“你做什么?”

  高轩辰嘻嘻一笑,热气喷吐在纪清泽的颈间。他手从底下抄过去,搂住纪清泽的腰:“就这么睡,我保证你再也不胡思乱想啦!”又打了个哈欠,咂咂嘴,热乎乎的脸颊在纪清泽后颈上蹭了几下,竟真拿纪清泽当床垫压着睡了。

  事实证明,高轩辰的理论纯粹是胡说八道——这一个晚上,纪清泽不仅没有睡好,且愈发地胡思乱想起来了。

  第79章

  过了两日,大清早徐桂居把年长的弟子们都召了过去。

  原来最近山下时常发生流寇袭扰村民的事件,徐堂主接到了百姓的诉苦和求助。这名门正道常常要承担起守卫一方治安的重任,而天下论武堂也算是个特殊的门派,弟子们入山时都行过拜师礼拜过祖师爷,既然如此,肩上也就承担了责任。

  再则那些劫掠百姓的流寇不过是群不学无术欺软怕硬的地痞,并无高手。正好一届弟子也到了第五年,还剩下几个月就要出师了,他们的武功虽已小有所成,却无甚江湖经验,将来恐难承担大任,这是个不错的历练他们的机会。于是徐桂居决定,由武师带队,领一众弟子们下山擒贼。

  这个消息让少年们格外兴奋,当下纷纷抄起家伙事儿,下山去了。

  果不其然,除了找到那群流寇颇费了一些功夫之外,几乎不费吹灰之力就将他们收拾得屁滚尿流。

  这时节正好赶上中秋,民间连着几天都有庙会和祭祀的的活动。这帮少年们整天在灵武山上练武,已经好些年没参加过民间的活动,好容易有机会下山,一个个都赖着不舍得回去。

  到了这最后的几个月,天下论武堂里原本也无甚学业,即便回去了,也不过是叫弟子们自行操练。因此武师便准许弟子们在山下逗留几日,过完佳节再回山。

  正巧这几日因为纪百武和纪正长到灵武山上的事,纪清泽心情一直十分低落。其余弟子都成群结队一起玩耍,唯有高轩辰带着纪清泽脱离了队伍,陪着他四处走动散心。

  到了八月十五的当晚,城里的老百姓都涌到河边,只见小河边上灯火璀璨,连成一片,从高地向下望来,如地上的星河一般。

  这灵武山一带的老百姓中秋有放灯船的习惯,高轩辰和纪清泽也赶来凑热闹。

  苏州和出岫山那里都没有放灯船的习俗,这还是他们头一回体验。高轩辰不知打哪弄了两条灯船来,左顾右盼,学着周遭的百姓又弄了些瓜果放在船上当做祭品。

  高轩辰道:“我方才问了,咱们得把心愿写在纸上,绑到船上。”

  他们都不是信神拜佛之人,纪清泽犹犹豫豫道:“要写吗?”

  “写呀!”高轩辰道,“既然都来了,那就做足全套呗。再者说了,这些点心是献给神明的祭品。咱礼都送了,不讨点神力啥的当回礼,那可不亏了!”

  纪清泽被他的歪理邪说逗得噗嗤一声笑出来,摇摇头,便去找人借纸笔。

  真到了写心愿的时候,两人却都犯了难。心愿——当然不是没有的,这世上谁没有许许多多的心愿呢?若细致地全都写上,怕是写到天明都写不完。挑一两则最想实现的心愿,也不难,可若写在纸上,就会被人看见,最大的心愿,往往也是在心底藏得最深的秘密。

  纪清泽提笔在纸上点了一点,犹豫片刻,偷偷抬眼去看高轩辰。正好撞上高轩辰也在看他,他心虚地收回视线,高轩辰却大大咧咧地凑过来:“我看看,你写了什么?”

  看到纪清泽还什么都没写,他不高兴地嘁了一声,缩回头去。

  磨蹭了一阵,两人总算都写好了。纪清泽正要将纸条绑到船上,却被高轩辰劈手夺了过去。只见纸条上写了三个字——“长相守”,欲遮还掩地没将谁与谁长相守写上去。